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

顏面神經麻痺



    48歲陳先生,最近工作忙碌常熬夜,又跟朋友喝了點酒,天氣熱喜歡電風扇直吹自己,某天早上起床發現刷牙漱口時水會一直流出來,照鏡子發現自己半邊臉怪怪的,眼睛、嘴巴閉不起來,喝水水會流出來。朋友見到後覺得不正常,建議他快點就診。

    顏面神經麻痺,通常有顏面症狀的一些症狀,像是喝水會流出嘴巴、眼睛閉不起來、容易流淚、歪嘴、半邊臉不能笑、半邊臉會麻木感覺遲鈍等。顏面神經麻痺來自第七對腦神經受損,通常根據受損位置會分中樞型周邊型,中樞神經受損時,下方面部肌肉受影響,而週邊神經受損時,通常上方下方面部肌肉皆會受影響中風、腦瘤、腦炎、外傷等傷及中樞神經受損皆可能造成中樞型麻痺,而神經炎、腮腺炎、腮腺腫瘤、耳腫瘤、外傷等等,容易造成周邊型麻痺。


    中醫上有各種治療方式,法無定法。可以針灸治療,也可以藥物處理。不過重要的是辨證論治。要判斷陰陽表裏寒熱虛實,若為實,是風、痰、瘀、熱等哪一個實證造成,若為虛是哪個或哪些臟腑的虛造成,而處理方法也會不同,儘早去找醫生治療處理最好。

   通常患者會問,醫生這個何時會好?這個其實很難回答,因為影響因素太多,但如果注意以下幾點通常可以恢復良好。首先,發病已經多久了?如果最近才發病,那恢復狀況很快,像是這位陳先生,發病一週就來看診,大約3-4週就恢復如前。另外,有沒有規律治療,很多患者其實耐心不足,前面一兩次來得很勤勞,後面就久久來一次,這種通常恢復不是很好。另外,配合忌口,少吃冰冷、水果等避免熬夜、作息保持正常避免直接吹風或過冷環境減少房事以上如果能注意,其實是可以很快恢復。


    因此,除了治療外,生活作息飲食調整是很重要的。可以再跟醫師討論,規律治療,相信自己,相信醫師,痊癒的一天很快就會到的。

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

痛經!中醫調理有療效



    

痛經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,從初經剛來潮的少女,已屆生育年齡的熟女少婦,到產後多年尚未更年期的美魔女,都有可能遇到。

    痛經通常出現在月經週期前三天,但也有從排卵期就開始下腹疼痛不適者;疼痛程度不一,有些痛感尚可忍受,有的人會小腹脹刺痛,痛感偶遷延至腰骶部,痛經嚴重者可能伴隨噁心嘔吐,冒冷汗甚至昏厥,影響生活品質與課業或工作表現。


    西醫學觀點,痛經是子宮肌肉過度攣縮,影響周圍正常組織的氧氣供應,引起疼痛或絞痛。痛經可分成以下兩類:

1.原發性痛經

    是指生殖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,月經期間前列腺素分泌,子宮強烈收縮造成下腹痛。常見在初經來潮2-3年內的患者,可能是子宮發育尚未完全,或內膜剝落較大片,或者精神因素所引起

2.續發性痛經

    續發性痛經是病理因素導致,在骨盆腔可以發現病變,常見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,子宮肌瘤、骨盆腔發炎及子宮沾黏

 

    西醫治療痛經方式,原發性痛經會使用止痛藥或服用避孕藥來調整月經週期,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,而續發性痛經最主要是找到痛經的原因進行治療。

 

    中醫學觀點則是將痛經分成幾個證型,但總歸是經脈不通,不通則痛,治療上以通調氣血,通則不痛為原則。

 

氣滯血淤型:

  壓力大情緒不佳導致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瘀血停留,通常月經排出困難,血塊較多,經血紫黑結塊,下腹部疼痛拒按,舌質暗紅有瘀點,脈弦細澀。治療則需要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。

 

子宮寒凝:

  平素吃冰飲冷,或在月經期間淋雨涉水,導致寒氣積聚於子宮,血寒而經血不暢,經血流通受阻而腹痛。通常下腹部冷痛,熱飲與熱敷可緩解。月經量少有血塊,舌暗紫有血塊,脈沉緊。治療上則宜溫陽散寒化瘀。

 

氣血不足:

  素體虛弱,或者月經期間傷風感冒,導致氣血不足。通常下腹部隱隱作痛,下腹部喜歡按壓,按壓則痛減。經血量偏少,經色淡,舌淡,脈細弱。治療則宜補益氣血。

 

    中醫治療痛經,通常在經前一週就開始服用調理氣血的藥物,月經來潮時會適時酌加祛瘀止痛的藥材,必要時加入針灸薰臍療程,可以溫通子宮,強化骨盆腔循環,療效頗佳。此外,規律的日常作息也相當重要,早睡早起,運動保暖加泡腳,選擇好食物,避開精緻食品,如此自我保養可以鞏固療效。


    反覆嚴重的痛經會導致組織沾黏,最終可能造成不孕,如果只是服用止痛藥暫時緩解疼痛,卻忽略背後的原因,很容易止痛藥越吃越多,疼痛程度卻不如預期減輕,治療所需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,因此痛經一定要儘早治療,療效越佳。

歇業公告

  親愛的患者: 感謝您長期以來的支持&愛護, 租約到期,診所營業至5/31(二) 祝大家健康,珍重再見!! 梁綺芬院長將至健祐中醫 (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173號) 擔任院長,繼續服務大家! #永吉中醫 🏠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26巷26號(旁) ☎️02-27670366 🌏...